虚值期权价格很便宜建议买吗?
有经常看这个系列文章的虎友们都知道我最喜欢的期权策略就是Naked Sell Put(裸卖看跌),有些虎友总是提醒我风险太大了要小心,也有虎友说自己资金有限,如果股价跌下行权价的话接不住的,问这样也能玩这样的期权策略吗?
十月份盈利4万5千刀
全年平均每月落袋盈利2万刀,夏普比率1.57,杠杆率2.13。全年的平均每月盈利首次突破了2万刀!
风险收益比(Sharpe Ratio)= (平均收益 - 无风险利率)/ 标准差
上个月的文章我还在说“不要捡了一粒芝麻,丢了一个西瓜”,这个月就被自己示范了一下 [捂脸] [喷血] 。卖出covered call的时机并没有错,只是当特斯拉股价暴涨的时候,没有当机立断平仓covered call,导致200股正股没有吃到后面近20%的涨幅,4万刀的收益没有拿到。不过话说回来,谁又能预见特斯拉在短短一周里会涨得这么凶猛?我的风格本来就是稳健型的,这样大涨的形态还不是我现在能力圈里能把握的,心安理得地赚自己能赚到的钱就好。
期权策略要至少两条腿走路
牛差:加了一条腿的Sell Put
比如上面Naked Sell Put的例子,如果股价大幅下跌而你没有足够现金买入正股的话,你承受的损失可能是权利金的好多倍,怎么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答案就是:买入一个同样行权日期但行权价低于Sell Put行权价的Put。这样的期权策略被称为牛市看跌价差(Bull Put Spread),名字听上去有点复杂且绕口,又是牛市又是看跌,让人有点犯糊涂,姑且让我们称之为”牛差“ [开心]
如果到期以后,股价在780以上,这两张期权都没有被行权,那么我们的盈利就是5398(卖出Put所得的权利金)- 4512(买入Put的花费)= 886刀,这是最大的盈利。
如果股价在760以下,这两张期权都被行权,相对于以780的价格买入100股,然后又以760的价格卖出,所以亏损时是100x(780-760)=2000刀,扣除权利金所得,总亏损是2000 - 886 = 1114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太多选择的烦恼
保证金怎么算
不支持期权策略的意思是:当你建仓这个牛差的时候,系统还是要求你抵押Naked Sell Put(裸卖看跌)一样多的保证金,因为它不知道另一条腿的存在。你也没有办法同时建仓两条腿的期权,必须手工添加定单。
其他多腿期权玩法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Sell Put的策略,我们会发现这其实不算是单腿的策略,而是两腿的,只不是有一条腿是隐形的,就是被行权时的现金卖入,这条隐形的腿让实亏变成浮亏,从而保住了回本乃至翻盘的机会。因此这种策略完整的名称应该是Cash-secured naked put (现金担保的卖出看跌)。
1)用Call构建的“牛差”
2)领口策略(Collar)
在拥有股票的情况下买入虚值的看跌期权(put)同时卖出虚值的看涨期权(call)可以构造出领口期权(collar)。由于call和put一个是买方另一个是卖方,期权费上一个收入一个支出,可以实现零成本对冲,即“Zero Cost Collar”。当投资者认为市场震荡,可以卖出call抵消put的费用,但上涨空间已经被限制住。
达力普控股(01921)因股份期权获行使而发行60万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虚值期权价格很便宜建议买吗?
区块链网专职打假记者张志华报道:摘要
ETH 领涨,市场交易活动的活跃,“ETH 市值超越 BTC” 的话题讨论再现。
ETH 期权交易增加,特别是上涨 Call 期权。
“ETH 市值超越 BTC” 即将发生?
过去几周,随着以太坊期权交易量激增以及以太坊合并在即,“ETH 市值超越 BTC” 的口号愈发热烈。然而,对交易数据的仔细检查表明,虽然交易员似乎在表达看涨的观点,但并不像草率分析数据所显示的那样肆无忌惮。
期权交易员交易合并预期
7 月 14 日以太坊开发者电话会议公布了更准确的合并时间线,这引发了以太坊现货价格的反弹。在现货价格上涨的同时,期权交易活动也有所增加,尤其是与 BTC 相关的期权交易,这表明交易员们开始对这一重大事件有所预期。ETH 期权交易量通常约占 BTC 日均名义交易量(以美元计)的 60%,开始超过BTC。交易活动的增加导致未平仓合约的增加,未平仓合约的价值也超过了 7 月 23 日的 BTC。
Put/Call 比显示 Call 期权交易增长
随着最近 ETH 期权交易的上升,我们认为探寻本质,确定交易者在做什么是有指导意义的。一个流行的期权指标是 Put/Call 期权交易量比率。鉴于看涨期权允许交易者表达杠杆式的多头观点, Put/Call 比率下降有时被视为一个看涨信号。事实上,自今年年中以来,Put/Call 虚值期权价格很便宜建议买吗? 比率一直在稳步下降,并在 7 月份出现了一个大的跌幅。如果交易者认为合并是对以太坊有利的事件,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正如我们在后面讨论的那样,单看看涨期权量并不能说明全部情况。
到期日期可能蕴含着事情路径的线索
大多数(主要是看涨)期权合约将在 2022 年 9 月底、2022 年 12 月和 2023 年 3 月到期,其中大多数将在 12 月到期。考虑到合并暂定在 9 月中旬,12 月到期的看涨合约的增加值得注意。这可能意味着交易员预计合并后会出现长期上涨,或者他们认为合并可能会推迟。作为比较,12 月 BTC 期权的未平仓量与 9 月和 12 月的大致相同,但在 2023 年 3 月的未平仓量要小得多。
价外看涨期权显示重要的价格水平
ETH 期权的未平仓合约显示,$2500、$3000、$3500 和 虚值期权价格很便宜建议买吗? $4000 行权价的看涨合约明显增加(与原文撰稿时的现货价格 $1591 虚值期权价格很便宜建议买吗? 相比)。更具体地说,12 月到期的 $3000 行权价看涨合约(32 万份合约)占了 12 月到期合约的很大一部分。这些价格水平很重要,因为它们说明了交易商和做市商在未来几个月内所关注的关键价格水平。
公众分析没有抓住要点
公众媒体已经迅速捕捉到 ETH 不断增长的期权活动,并得出结论,交易员在合并之前疯狂地看涨,ETH 在期权活动方面已经超过了BTC。话虽如此,这里忽略了对交易活动分析的一个重要细微差别,那就是交易者可以卖出看涨期权,也可以买入。 看涨期权代表了在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购买相关资产的权利。买入看涨期权是交易者表达方向性观点的一种方式,而不需要花费资金购买相同的现货风险。当交易在像 Deribit 虚值期权价格很便宜建议买吗? 这样的交易所(占期权交易量的90%以上)执行时,每笔交易都被标记为 "买 "或 "卖"。这可能看起来很奇怪,因为所有的交易都同时涉及到买入和卖出。然而,根据交易执行的价格和订单簿,可以推断出交易的发起人是想买入还是卖出期权。以报价执行的交易意味着活跃的交易者通过从做市商那里购买来表达市场意见,而做市商只是想通过提供流动性来赚钱。因此,当交易在市场的要价或叫价方执行时,被标记为 "买入",而在市场的买价方执行时被标记为 "卖出"。
如果我们在交易活动中看到的都是 "买入",我们就会得出与媒体类似的结论,即交易者疯狂地看涨合并。然而,在现实中,数据显示除了买入之外,还有大量的卖出看涨期权,这仍然导致交易量和未平仓合约的增长,但这是一个非常不同的交易。根据 Deribit 的数据,总的看来,市场正在大致上执行所谓的 "蝴蝶" 期权策略。这意味着交易者在 $2500 附近买入看涨期权,在 $3000 虚值期权价格很便宜建议买吗? 附近卖出双倍数量的看涨期权,并在 $3500 附近再次买入。这意味着,如果 ETH 价格上涨,他们就会获利,但只有在价格上涨到 $3500 以下时才会获利,否则他们什么也得不到。这是一个比纯粹购买上涨的交易更便宜的交易,因为这种期权结构是仅仅购买 $2500 看涨期权价格的 1/3。由于这个 $3500 的行权价格是今天现货价格 $1591 的两倍多,交易商明显看到了上涨空间,但不是无限的上涨。
总结
公众媒体一致认为,在合并之前,交易面上似乎非常利好 ETH,这确实是,交易员们在购买上行看涨期权,以利用潜在的价格飙升。 然而,看涨的程度可能被夸大了。许多未平仓合约与更大的期权组合相关,这些期权组合对价格表现出更微妙的看法。随着合并日期逐渐逼近,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未来几周的仓位变化。
夜读 | “持有”与“买入”,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来源:公开网络
“买入要有安全边际,持有可以有一定的估值容忍度”——否则稍微涨个10%就无法持有了。
答案当然是完全相同。所以从纯粹的投资收益上说,持有和买入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代表你放弃了其他机会,付出了完全相同的机会成本,不应该有两套标准。
本文就从“持有”与“买入”的区别入手,分析这几个价值投资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来源:公开网络
2、损失厌恶与禀赋效应
先说结论,“持有和买入”在传统经济学中是一回事,但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又不是一回事,而影响我们投资行为的,更多是行为经济学。
上面的例子证明了“决策心理”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损失厌恶”,即:
“损失厌恶”的一个常见心理:我们宁愿放弃新机会去维持现状,也不愿承受万一失败的痛苦。如果你持有股票A,在研究股票B后发现如果只是略好一点,我们也不会换成股票B。
这就是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教授的研究——“禀赋效应”:
当你拥有一样东西之后,你对这样东西的评价会高于你没有拥有它时。
“禀赋效应”对于投资行为的影响非常之大,它可能让我们放弃更好的新机会。当然,大部分投资者在发现明显的好机会时,也会换股,那么到底“禀赋效应”会多大程度地影响我们的判断呢?
来源:公开网络
3、禀赋效应造成的可持有区域
结果,“买家组”估价的中位数是2.87美元,“自由选择组”学生的估价3.12美元,两者相对接近;但“卖家组”对咖啡杯的估价中位数为7.12美元,高出一倍多——再一次证明了“拥有什么,就高估什么”的“禀赋效应”。
理查德•塞勒等经济学家的很多实验中,都出现过大约2∶1的比例,于是得出“禀赋效应”的“损失厌恶系数”虚值期权价格很便宜建议买吗? ——两倍获得的快乐才能抵消相同损失的痛苦。
这代表,只有在股票B的评估价值在股票A的1.5~2倍以上时,你才会考虑换股。
回到“买入要有安全边际,持有可以有一定的估值容忍度”这句话,实际上是将股票按赔率设定两个点:“正常估值位”和“高估位”,按这两个点把股份分成三段:可买入的价格段,可持有的价格段,可卖出的价格段。
如果损失厌恶系数为1.5,即高估位是正常估值位的150%,如果10元是正常估值,那么15元以上就是高估区域,10~15元的区域就是“禀赋效应造成的可持有区域”。
“禀赋效应”完美的解释了“买入要有安全边际,持有可以有一定的估值容忍度”这句话,但是这里有一个重大的问题。
如果人类面对的是量化程度,克服了心理上的“禀赋效应”,是不是就可以打败我们呢?为什么我们要屈从于这个心理上的错觉呢?
4、估值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
不管是什么投资理念,其盈利都来源于两个方面:估值上升的钱和业绩增长的钱。
研究公司是一项相对理性相对稳定的工作,研究人和市场就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有一句老话,买业绩是科学,买估值是艺术。
其实两者还有一个更大的区别:赚估值的钱,与时间无关,从低估到正常估值,从正常估值到高估值,可能等很久,也可能在几天内迅速完成;赚业绩增长的钱,与时间正相关,持有得越久,赚得越多。
越是长线的投资,盈利越依赖业绩的增长,越是短线的投资,盈利越依赖估值的上升。
来源:公开网络
持有远远比买入更重要,业绩增长远远远远比低估重要,巴菲特正是在芒格的影响下,放弃了“捡烟蒂”的低估买入原则,更追求“优秀的公司正常估值买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可是,做正确的事永远更困难,持有比买入难多了,有些人面对持有公司的估值持续低估,信心会动摇;更多的人,面对持仓品种大幅高估,总是忍不住先买出,而且非常享受卖出后股价暂时下跌带来的快感。
这正是“禀赋效应”在投资中的正面作用,“持有”这个行为,会赋予持有对象更多的价值,从投资行为学上说,它可以帮助你克服股价的波动,特别是脱离成本区间之前的波动,更长线地投资。
5、不完美的投资者
每次我分析“低估不重要”的时候,总有读者用《投资策略实战分析》中的一个经典结论进行反驳,这个结论用美股几十年的数据表明,低估值策略在5年以上的维度,表现好于平均水平。
而“低估不重要”仅对于高于GDP和行业增速的优秀公司有效,其前提是对公司穿透时间的长期价值的判断。
换句话说,如果你能判断出公司的长期价值并长线持有,估值就没那么重要,相反,估值就很重要。
事实上,“判断业绩持续增长”比“判断低估”困难多了,需要投资者拥有穿透时间分析公司长期价值的能力——可以不客气地说一句,绝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和相当一部分专业投资者都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来源:公开网络
“安全边际买入”原则,实际上是承认我们的判断会在一定程度上有误差,我们判断值10元的股票,可能只值8元,那么我们就应该在8元以下买入,这2元的“安全边际”代表你对该公司研究判断能力打的折扣。
所以说,不要用动不动就用“长期主义”这种说法,把长线投资上升到价值观的层面,长期持有本身不增加年化收益,而是用拉长时间的方法,降低不可测的估值波动的影响,让收益回归业绩增长,让收益率更确定,仅此而已。